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北京春节庙会 还缺少些精气神

2010-02-04 10: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菁鸢
庙会是北京春节的重头戏,目前,庙会中的潜在问题仍然是“年味不足”,致使这张名片上的“文化感”不强,缺少些北京的精气神。
  理想中的北京春节庙会应该是北京的文化名片,百姓的一场民间狂欢,自然还有卖家的商机无限!对于这一目标,笔者自2004年始对北京的各大庙会进行调查,6年的调研结果显示,北京的庙会既值得赞许,亦有不足。眼下,2010年的北京春节庙会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中,我们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庙会:北京人缺不了这口儿
 
  相传北京的庙会源于辽代,盛于元、明、清。老北京不仅有一年一度的庙会,还有一月数日的庙市,直到1930年,北京城内外举办的庙会还存有36家(包括郊外16家)。1949年时,北京庙会尚存20余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庙会作为“四旧”被“扫除”。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庙会开始复苏。1984年、1985年、1987年春节,龙潭庙会、地坛庙会、白云观庙会相继揭幕。到了2004年,北京18个区县举办庙会者多达42家;2005年,北京庙会游客已逾500万人次。2006年,初一至初七,客流量达到了700万人次。2009年,北京举办庙会与花会者虽降到22家,但游客有增无减。仅初一,就有60余万人次在过年赶庙会。地坛庙会6天总客流量达到92万人次,平均每天18万人次左右,一举摘下当年北京旅游局颁发的最具人气庙会桂冠。而同期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摘得最具人气场馆奖的奥林匹克公园,则宣布2010年春节进军首届“体育庙会”。
 
  庙会的文化建设一直是有识之士的孜孜追求。“留住历史记忆”“保护文化遗产”“建设精神文明”都是最亮的口号。2006年春节,凭借着独具特色的文化项目,北京11家庙会被认为“最具影响力”,即第22届春节地坛文化庙会、第6届北京春节厂甸庙会、2006北京朝阳国际风情节、第23届春节龙潭庙会、第11届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第20届白云观民俗迎春会、第8届东岳庙春节文化庙会、第6届北京莲花池庙会、石景山游乐园第6届北京洋庙会、红螺寺庙会、东城区文化馆室内庙会。借了百年奥运的东风,2008年的庙会给人的印象最好——较多的干净、较多的创意、较多的安全。如地坛庙会上的“津门蔡氏的鸡毛掸子”、朝阳国际风情节“帽子精神2008”、大观园红楼庙会“元妃省亲”、龙谭庙会“奥运体验”、石景山北京洋庙会的“五大洲联袂文艺演出”、莲花池庙会的“奥运金牌猜猜看”、密云县“喜迎奥运拥抱明天社区元宵灯会”、厂甸庙会的“非遗”项目和民间工艺传人作品展卖、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上京城叫卖吆喝大王臧鸿的表演……有古董,有时尚,都是庙会的亮点。2009年,吸引游客眼球的仍然是文化元素。天坛公园坚持打出皇家园林主牌,“祭天仪式”不到30分钟的一天两场表演就吸引每天1.7万名游客的眼球。地坛庙会继续强化传统品牌,如“祭地仪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老北京叫卖剧”“南北民间花会荟萃”“北京天桥中幡传承人绝活”等,保住老字号庙会的魅力。东岳庙是京城唯一国办民俗类博物馆,以主办丰富多彩的民俗节目和文化展览为主,并且和白云观一样,虽然庙小,但“有仙则灵”。北海公园的阐福寺两度推出宫廷祈福歌舞;朝阳公园开辟青年“创意区”,新颖、奇巧、简洁、富有想象力的设计产品,使北京新一代人的文化创造力得到了展示,亦使他们的锐意创新和自主创业精神得到鼓励,呈现出现代庙会的品质。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