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华功夫 > 武德 >

武德的教育与修养

2017-04-01 14:04
来源:复旦大学 作者:复旦大学
武术作为国粹,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中华民族千年精神的积淀。“习武先习德”、“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民族精神的一段重要讲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时,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也遭遇到外来文化和思想的猛烈冲击,民族精神的“市场”正在被急速蚕食。来自高校武术教师们的直接感受是,许多学生对老师不理不睬、师生问候无精打采;学生的自私程度急剧膨胀,爱心愈来愈少,缺少同情心;民族道德理念、风俗民情淡薄;过分崇洋西方文化,对民族的东西持“老土”观点;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等逐渐丧失。因此,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培养民族尊严和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已是我们当前高校教育要做的头等大事。

  武术作为国粹,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中华民族千年精神的积淀。“习武先习德”、“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可以说,培养弘扬民族精神,武术有着独特的功能。

  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是近期各高校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推出《中国武术段位制》形式而实施的一种武术教学新模式。武术《段位制》教学就是在突出传承与弘扬中华武术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强调武德武礼这一传统文化品行的教育与体现。尤其是通过对武术传统文化浓厚底蕴的理解,培育与提升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新认识;改造大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养成习武者与人为善,淳厚处世,宽容万物的气度。使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这门课程能进一步起到育人、育体、育心的教育功效,成为既向学生传授技艺增进健康,又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一门精品课程。

  一、运用武德武礼的特色“抱拳礼”,学会做人

  “学拳先习礼”、“为武师,须教礼”,中国武术素有重礼节、讲礼法的传统。武礼是武术活动中礼节的一种重要标志,亦是习武者品德修养和武功素养方面的重要体现之一,历来被武术界所看重。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中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抱拳礼”,已成为《中国武术段位制》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礼法之一,并赋予新的涵义。即左手为掌,四海为家莫称大;右手视拳,以武会友皆兄弟;两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外前推,意在严以律己,宽容他人的胸怀。因此,一个看似简单的抱拳礼,其中真切地蕴涵了深刻的武术精神,同时起着规范行为举止的作用。

  坦率的说,现代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诚信意识淡薄、团队精神欠佳、自私心理膨胀等等。不讲诚信,别人就不愿与你交往。不与别人交往,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更说不上什么团队精神。中华武术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名言。因此,我们在武术《段位制》教学活动中积极为学生创造优良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认识到,看似简单一个“抱拳礼”却能体会更多深层含义。为此,无论课前课后的师生问候,还是切磋交流、递接器械、教学考核等都须互敬“抱拳礼”。尤其是在晋段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加深对武术“抱拳礼”的动作内涵与文化底蕴的领悟。引导他们从我做起,学会相处、竞争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从而反思自己“唯我独尊”、“对他人漠不关心”等自私心态的表现。还要让他们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失去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懂得民族自尊、懂得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学会做人。从而引导、启发与培育学生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新思想,最终起到树人、立人、正人的作用。

  二、采用武德武礼的特点“习武先习德”,学会做事

  “文以德彰”、“武以德显”、“少艺以德立”,武术的真谛在于重德。中华武德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上位文化的优秀成分,是精华的积淀,并已在社会的下位阶层中普遍实施。事实上也是,武术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击技,更在于武德。所以,历代武术家既将“德”为武术之根本,同时也把“德”视为通向高深武功境界的精神航船。因此,尚武与崇德的高度统一,影响及造就了武术界成干上万的志士仁人。

  学会做事,首先要充分发展个人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安排与自理、社会交往以及处理事件的能力较显薄弱,有的甚至还在依赖于父母长辈,具体表现在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意做;缺少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等,这对于将来走向社会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为此,武术《段位制》教学采用了武德教育特点,使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武德的外延与内涵,在段位技能不断晋级的同时,让学生道德品质的修炼不断得到提升。强调勤习武善交心,突出体育人文环境,使学生深深体验到通过武术技能的学习懂得中华传统美德,明白与人共事不妨碍别人,要处处给人以方便的道理;要做到先人后己,舍己为人;还要做到用以理服人、讲究诚信的武术精神去感化他人,学会做事,树立以德服人才是真本事。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做大事,即不仅是光宗耀祖,更主要的是报效祖国。

  三、利用武德武礼的特性“武术文化”,学会审美

  中华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已逐渐形成了儒、道、墨家等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医学、法学和宗教学等文化核心,武德武礼教育是中华武术文化教育特性的具体表现。古谚:“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这是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

  学校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而武术文化的自身发展,始终是以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传承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武术的风格、礼仪、伦理道德等民族文化观念而走向学校,走进课堂。我们在武术《段位制》教学中正是以此为基础,利用武德武礼的文化特性,不断拓展“习武先学德”、“打拳先行礼”的武术精神,使学生体会到尊重师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德,领悟并吸收于个性之中,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同时,本着以“审美树信、廉检美真、和诚爱人”的理念,表现出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真正发挥出武术道德的审美价值功能。使武术精神的这种美感能激发学生积极求胜的斗志,达到启发与提高学生新时期民族精神审美观的目的。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