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刺绣 >

三寸金莲绣艺精湛

2010-08-09 15:28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顾惠康
三寸金莲,是旧时人们对古代女子所穿“弓鞋”的称呼,亦称“绣鞋”,它既是古代女子受封建礼教束缚、迫害的见证,同时又是她们心灵手巧与聪明才智的体现

 
三寸金莲,是旧时人们对古代女子所穿“弓鞋”的称呼,亦称“绣鞋”,它既是古代女子受封建礼教束缚、迫害的见证,同时又是她们心灵手巧与聪明才智的体现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各类艺术品中,绣品也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深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而三寸金莲则是其中的一类,它虽俗,但在其上所体现出来的民俗性,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较之有些收藏品更为广博、更为深刻。
 
三寸金莲的由来三寸金莲,是旧时人们对古代女子所穿“弓鞋”的称呼,亦称“绣鞋”,它既是古代女子受封建礼教束缚、迫害的见证,同时又是她们心灵手巧与聪明才智的体现。
 
我国自周代实行“深衣制”(是指上衣下裳,即将上衣与围裙连接起来),并在战国时作为一种款式定型下来后,鞋与袜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饰。在我国古代,鞋亦称“舄”、“屦”或“履”。经过各个朝代的演绎,弓鞋才逐渐演变为集各类刺绣工艺为一体的三寸金莲。
 
至于三寸金莲的由来,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缠足习俗始于商代纣王之妃妲己;另一说是起源于五代后唐。据说当时后唐主李煜十分喜欢宫女窅娘,整日和她在宫里寻欢作乐。窅娘为了博得李煜的欢心,在演唱和舞蹈时,竟别出心裁地立于六尺之高、形似莲花的金质莲台上。同时为显示自己双脚的玲珑纤美,还用布条把双脚紧紧裹住,以碎步展姿起舞,把李后主逗得乐不思蜀。从此,开启了女子缠足之先河,世人纷纷仿效,“金莲”一词也开始在民间中流传开来。
 
明清缠足之风更盛有史料记载,在封建社会,女子缠足一般从四五岁开始,到六七岁时已基本定型。而富贵人家十分讲究择日给女儿裹小脚,届时,还要“煮糯米和赤豆作团,祀灶,谓之粘团”。据说煮糯米能令胫骨柔软。这种风俗一直沿袭到明清两代,女子缠足之风更盛,甚至还风行了“瘦、小、尖、弯、香、软、正”等七条标准。缠足已成为社会地位、贵贱等级的重要标准。只是到了辛亥革命以后,这种陋习才逐渐得以废除。
 
至20世纪40年代,除了我国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外,被幽默大师林语堂称为“中国人感官想象力最精致创作”的三寸金莲,已不多见。三寸金莲也就成了历史的民俗文化遗珍。
 
民俗文化内涵丰富三寸金莲绣艺精湛,纹饰精美,文化内涵丰富,但大多为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吉祥图案,既有传承性一面,又有绣鞋者自己独到理解而为之的一面,故而是中国工艺美术世界里不可多得的瑰宝。
 
就其绣法来讲,有平针、乱针的,也有虚实针的,更有几种针法交叉使用的。而其鞋面、鞋帮上的花样纹饰图案,有四季花卉,也有山水鸟禽,但有的适宜年轻女子,有的则适合老年妇女。前者如鞋面上绣有松鼠和葡萄的,多为年轻女子所穿,含有“送子连连”、“多子多福”之意。如绣有蝙蝠、铜钱和蜘蛛的,寓意“喜从天降”;绣有牡丹花的,意含“荣华富贵”。另外,蝙蝠捧寿寓意“多福多寿”,如意(灵芝)代表“称心如意”、“万事如意”,松鼠意含“喜送贵子”,鲶鱼意含“年年有余”等等。
 
除此之外,从年青姑娘到老年妇女,各个阶段也都有不同风俗。比如,年轻女子上轿鞋则用大红布料,鞋面上不绣任何图案,仅用单一线条勾勒,这叫“一路顺风”、“平安无事”。如果在黑色鞋面上绣一对鸳鸯,比喻男女之间的“坚贞爱情”和“美满婚姻”,以及夫妻间的“形影不离”、“白头偕老”。如果图案是藕、莲、春桃,红色鞋面上还绣了“寿”字,寓意“福寿双全”,多为老年妇女所穿。如果两只鞋上出现一只女鞋与另一只男鞋叠在一起的话,则代表男女之间的爱情会“朝夕相处,永不分离”,大凡妇女都可以穿,以祈求幸福。
 
小小的三寸金莲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究。但人们在收藏和欣赏的同时,也不难从一双双做工考究、绣艺精湛、寓意丰富的三寸金莲上,了解到我国封建社会中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
 
 (责任编辑:淡墨青衫)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