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东四牌楼·隆福寺(2)

2011-06-13 11:10
来源:一元一 作者:翔文
庙会里小吃和零食非常丰富,什么都有,小吃像扒糕、凉粉、切糕、豌豆黄、豆汁、灌肠、茶汤、艾窝窝、炸鸡蛋角等,零食像棉花糖、糖人、糖葫芦、杏
 
庙会里小吃和零食非常丰富,什么都有,小吃像扒糕、凉粉、切糕、豌豆黄、豆汁、灌肠、茶汤、艾窝窝、炸鸡蛋角等,零食像棉花糖、糖人、糖葫芦、杏干、酸枣面、山楂酪、果子干等。看的“玩意儿”也是丰富多彩:唱京剧的“大妖怪”、说相声的“小蘑菇”都很有名气,还有唱评剧的、数来宝的,有演双簧的、练杂耍的,有练摔跤的、耍中幡的,还有拉洋片的等。庙会期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北平和平解放后,隆福寺的庙会继续办了大概两年左右。1951年,这一带的许多摊贩游商被安排到隆福寺的空地上,把这里改建成了常年营业的“东四人民市场”。
 
东四人民市场建在隆福寺前门到第二道大殿之间,第二道大殿到第三道大殿之间没有封闭,改建成办公用房和仓库。后来又在东边建了座东四小剧场。除了演电影外,还经常有北京曲剧团和武汉杂技团的演出,我都看过。直到1964年,我还在东四小剧场看过意大利电影《她在黑夜中》呢。
 
隆福寺街是很繁华的,商铺林立,有白魁饭馆、隆福小吃店,还有玉昌等三家照相馆、书店、澡堂子、百货店、糖果店,以及大大小小的花厂子、绒花店。特别是绒花,有花鸟的,有福喜字的,很受妇女的喜爱,不管是老人,还是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买几枝,换着花样地别在鬓发或插在发髻上。另外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一个露天的书摊,专门出租小人书和小说,摊主预备了小板凳和马扎,可以坐在书摊周围看,也可以租回家里看。摊主把厚一点的小人书和小说,拆成几册分别装订,然后分别出租,既可以增加收入又便于周转流通。
 
隆福寺前门,有一条短街,不足百米,通到猪市大街。这条短街在庙门前面,又与隆福寺街相交,街的两侧都是商家,所以也十分热闹。记得解放前这里是“人市”,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自发的劳务市场。每天清晨都会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有的一手拿着锯,一手提着装有斧子、凿子、刨子等工具的兜子,这是找木工活儿干的木匠;有的提兜里装的是抹子、大铲、托泥板等,这是找瓦工活儿干的瓦匠。等到工头来了,有的点几个木匠,带走干活去了,有的点几个瓦匠,带走了。其他的人仨一群,俩一伙的聊着,继续等着,直到“人市”结束。
 
这条街西北角有一家酒馆,掌柜的姓牛,人称“老牛”。酒馆里除了柜台之外,还有几个大酒缸,大酒缸上面盖着圆石板,这就是酒桌,周围有板凳,来了顾客,可以坐在那里边喝酒边聊天。柜台里面有酒坛子,酒坛子的口上盖着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木塞子,酒坛子上贴着红纸,上面写着酒的名称。舀酒的工具是用铅铁做的“提篓儿”。“提篓儿”有大有小,大的“提篓儿”是盛八两、四两的,小的“提篓儿”是盛一两、二两的,当时一斤是十六两。客人用“提篓儿”把酒盛在锡或铅铁的酒壶里,自斟自饮,也可以直接盛在小酒碗里,若是冬天还可以给烫热了,酒菜很简单,很便宜,但很有特色,什么炒麻豆腐、煮蜜枣、煮蚕豆、毛豆啦、炒花生米啦,很受欢迎。花不了几个钱,就可以喝一顿。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