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葛洪:首创把修道成仙的道术与治病救人的凡术

2015-10-16 09:1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郑靖山
葛洪创下了一脉多承的包容性巅峰,也开创了一道多用、一道得众的实用化、大众化奇迹。葛洪因而成为无可辩驳的中国道教大众化第一人,广东成为道教走向大众化的先行区。

 

如果说慧能是佛教中国化的先驱众所周知,那么,葛洪是中国道教大众化先驱则知者不多。而这两人的修为,都大部分在广东,慧能在韶关、云浮、肇庆、广州等地,葛洪则集中在惠州的罗浮山。

葛洪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家和药学家。他是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后隐居罗浮山多年,修道、炼丹、行医、济世。著名学者任继愈称其“提出了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主张,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长生神仙的理论体系”,“葛洪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是道教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这一评价,实际上已经肯定了葛洪对道教走向大众化的重要贡献。而葛洪对道教大众化的贡献,则是有很多实际例子的。

在葛洪之前,道教其实并不为众所周知,给人的印象是神秘玄幻、神仙之术,只有追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皇家贵族、文武士子才信奉道教,对于一般凡夫俗子,多数不知道教为何物。

到了东晋咸和年间,葛洪在罗浮山的修为打破了道教的神秘感,从教理教义、传播方式到道众对象进行了全面改革,大胆地把道教推向平民化、大众化。

首先,他首创把修道成仙的道术与治病救人的凡术相结合,把道教、医学推向最接地气的时代。他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袖筒里(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是人人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普及书籍。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药,特别注重使用寻常、廉价的药物,使用方便、疗效灵验,“简、便、廉、验”成为该书的最大特色,很多验方至今有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发明项目——青蒿素,就是在《肘后备急方》关于青蒿治疗疟疾的启发下得到灵感的。据说屠呦呦开始研究青蒿素时,循传统中药煎煮的方法提取有效成分,但效果一直不佳。直到研究了《肘后备急方》,知道青蒿要“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才恍然大悟,改用“鲜榨”的方法提取,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葛洪依据这些验方大量为老百姓治病,道学的养生、治病学问就这样走入寻常百姓家。

与此同时,葛洪还是预防医学的开创者,最早记载天花、恙虫病等民间传染病的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葛洪就是这样,从一名神秘道士化身民间名医,也转化为一名受到民众普遍欢迎的传道士。

其次,他首创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的结合。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道教的神仙方术,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在《抱朴子·外篇》中,他专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事实上已经是把道学当成通俗哲学、通俗养生理论来写。他主张社会和谐,首创“以和为度”,并系统总结为“虽云色白,非染弗丽;虽云味甘,非和弗美”,对后学的和谐理论影响至深。对于匡时佐世,他既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尊君为天,又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这些主张,已经从教理上实现了道教的大众化。

再次,他首先推行炼丹术的普及化、大众化。葛洪勤于整理炼丹的技术流程以便后人传承,把炼丹术从神秘化、虚幻化推向日常生产、生活运用和医学实践,对于我国的炼丹及医学化学发展贡献巨大。在《抱朴子·内篇》中,他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道家中产生了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炼丹术士抱朴子。”并由此认为“世界医学化学源于中国”。

葛洪一生著作宏富,而最有代表性的《抱朴子》、《肘后备急方》就是在罗浮山的写作成果,其最重要的行医、炼丹、修道场所也在罗浮山。在罗浮山,葛洪创下了一脉多承的包容性巅峰,也开创了一道多用、一道得众的实用化、大众化奇迹。葛洪因而成为无可辩驳的中国道教大众化第一人,广东成为道教走向大众化的先行区。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