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红岩”史事补正:江竹筠“钉手指”是虚构的(2)

2011-07-25 11:1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
3、狱中绣红旗的究竟是谁? 《红岩》中的狱中绣红旗,描写的是发生在江竹筠所在的女牢房的事,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发生在白公馆的男牢房。新中国成立


  3、“狱中绣红旗”的究竟是谁?

  《红岩》中的“狱中绣红旗”,描写的是发生在江竹筠所在的女牢房的事,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发生在白公馆的男牢房。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白公馆,难友们为之激动,为之兴奋!梦寐以求的新中国已经成立、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他们相互拥抱,在地上打滚。当时,每个难友都在想像新中国成立的热烈场景,每个牢房里都发出了一片高呼声“新中国!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新中国!”罗广斌眼见这热烈的情景,忽然一个念头闪现,他动情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也应该做一面五星红旗,去迎接重庆的解放!”罗广斌把自己的一床红色被面取下,难友们用草纸撕成了五颗红星,但是,五星红旗的具体图案是啥样的呢?大家进行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红旗中间应该是一颗大星,代表我们党,红旗四个角上是四颗小星,代表四万万中国人民,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他们用饭粒将草纸撕成的红星贴在被面上。可惜,这面红旗未能扛出去。红旗制作好后,他们把它藏在牢房的地板下。1949年11月27日,保密局下令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实行屠杀,解放后这面红旗才被人发现。

  《忠诚与背叛》还原了这些真实的历史细节,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从历史到文学形象、从文学形象到历史真实,红岩出现了一种回归,这种回归是对革命英雄主义的崇敬,是对历史的一种深入认识,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需求。

  二、书中真实披露了两次营救白公馆中被关押的革命者的行动,不同于旧说

  无论是小说《红岩》还是电影《烈火中永生》,对发生在重庆解放前夕的白公馆、渣滓洞大屠杀都做了另外一种表现,那就是成功营救狱中被关押的革命者。《忠诚与背叛》一书在综合大量档案的基础上,还原了历史真实,即营救工作虽然一直在秘密进行,却没有取得成功。

  身陷囹圄的革命者,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他们也决不是坐以待毙,他们更希望活着,去建设新的国家。他们为有朝一日能冲出牢狱,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努力,狱外的党组织也一直千方百计为解救他们进行艰难的斗争,除通过个别上层人物和个别社会关系,营救一些同志出狱外,地下党组织还有计划地准备武装劫狱。

  1949年7月,川东特委在原市中区临江路45号召开了一次会议,在香港学习归来的江伯言传达了南方局钱瑛对川东地下党的指示:保存力量、保护城市、迎接解放、配合接管。钱瑛在指示中,专门提到对被捕的党员和进步群众,要千方百计把他们营救出来,需要钱买的,就花钱买。

  但终因时间短促,地下党组织掌握的力量太小,第一次劫狱计划未能实行。

  1949年11月14日,敌人继在大坪公开枪杀陈然、王朴等十人后,又在电台岚垭秘密杀害江竹筠等三十人。狱中停止了每天一次的放风,岗楼上又加派了双哨,日夜巡逻,集中营里气氛越来越险恶而紧张了。胡其芬以“吉祥”为化名,综合狱中党员骨干研究的营救意见,给地下党组织写了一份报告,由争取过来的看守黄茂才带出给负责与狱中联络的地下党员况淑华。况接信后当即转交给了沙磁区工作组负责人刘康。

  刘康接信后,深知狱中同志生命已危在旦夕,决定单独组织武装抢救。刘康与有关同志不断碰头,日夜奔走,在短短的几天里,为武装劫狱筹集到相应的人员武器,并筹集了五十两黄金作为劫狱经费。孰料大屠杀开始,第二次劫狱计划又告流产。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