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景德镇青花瓷:沉睡海底300年

2010-05-19 11:14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林果 张利城
“碗礁一号”的发现,对于我们所有水下考古队员来说,都是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考古经历。
景德镇青花瓷:沉睡海底300年
梦寐以求的水下考古发现
  
福建省平潭县海域的“碗礁”并不像碗,它属于“五州群礁”,而且还有一个比较好听的名字叫“珍珠礁”,这块礁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美丽无比。由于当地渔民们在这一片海域常常捞到瓷碗,久而久之,这块礁石就被人们称为“碗礁”了。
 
当地渔民李自英告诉我们:“人们经常在暗礁旁捕鱼,用渔网捕鱼的时候经常会勾带上来瓷碗,有时一连五六个,有时一条船能带上八九个,以前群众也不知道这些瓷碗值不值钱。”
 
我们是在2005年6月底闻讯来到碗礁海域的。当时,我们水下考古队正在福建东山海域做调查,福建考古所的栗建安所长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短信上说碗礁发现了沉船,有人在抢沉船上的东西,我们觉得有必要把这个事情弄清楚。7月1日,考古队组成了一个调查小组,长途奔袭400公里到达碗礁海域的屿头岛。当我们赶来时,当地一些渔民们正在水下大肆哄抢文物,海面上有20多艘大小船只,这些船为了找一个好的位置,在一个很小范围的海域中穿梭来往,一派海战的景象。幸运的是,盗抢行为很快被依法制止了。
 
海底究竟有一艘什么样的沉船呢?对水下考古学来说,即使是一艘普通的古代沉船,也可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第一次对这艘沉船进行的水下调查,就让我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惊喜。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清代前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我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考古发现。但是,面对沉船,我们也痛心地意识到,我们来晚了。盗宝分子不择手段地盗掘和疯狂抢夺,致使沉船遗址中心到处是惨遭毁坏、丢弃的文物,海底一片狼藉。这是第一艘发现于碗礁附近的古代沉船遗址,按照水下考古惯例,沉船遗址被定名为“碗礁一号”。
 
“碗礁一号”的发现,对于我们所有水下考古队员来说,都是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考古经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南中国海和其他海域,国外的海底捞宝商和水下考古人员都发现了许多装载着明清时期青花瓷器的中、外古代沉船,景德镇的上品青花瓷在西方文物拍卖市场备受青睐,总是让卖主大获其利。对考古学者来说,这些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对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以及明清时期的海上贸易、文化交往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它成了中外水下考古和捞宝商共同追求的对象。在发现“碗礁一号”之前,中国水下考古界发现的大多是宋元时期的沉船遗址,虽然也发现过明清时期的沉船遗物,但始终未能发现有价值的装载青花瓷器的明清沉船。“碗礁一号”清代沉船的发现,无疑将填补这一空白。
  
沉船中的青花瓷:官窑还是民窑
  
我们首先对被破坏的沉船遗址表面进行了清理,任何一块碎片都不放过,这在日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复原文物。
 
与捞宝不同,考古的目的在于还原历史。老有人问我们,人家盗捞的潜水员怎么效率那么高,几天就可以把一条沉船上的东西打劫一空,而你们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其实,沉船中除了珍贵的文物之外,还有很多信息,水下考古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发掘,尽可能地恢复那些已经失去的信息,认识逝去的历史。
 
出水的大量瓷器碎片,初步透露了“碗礁一号”的许多信息。从瓷器的数量和重复率看,这无疑是一条商船。令我们备感惊奇的是,船上竟然没有一件景德镇以外的瓷器。“碗礁一号”沉船装载的货物大多数是青花瓷,还有部分五彩瓷。与高温烧成的青花瓷不同,由于五彩瓷上的彩绘是在低温下烧成,因此,经过海水的长期浸泡,彩绘部分已经褪色,只有个别的还能留下一些当年的风采。
 
经专家鉴定,沉船上的瓷器是清代康熙年间烧制的,属于在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三代器”。一般略知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通常所说的“三代”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个远古的历史朝代,但“三代器”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三代器”指的是清康、雍、乾三个时期所烧制的青花瓷器和以青花瓷器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五彩瓷、粉彩和斗彩等器物,这三个时期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一个顶峰时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