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国宝 >

国宝“刖人守囿”车发现记

2010-12-10 14:42
来源:三晋都市报 作者:李尚鸿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一段过往的同时,也在铭记一段岁月。两千余载,这件“刖人守囿”车在厚实的土地下保持着从一而终的沉默姿势,不媚俗,不张扬,虽寂寞,却也于孤独中永生。
山西省闻喜县,一个纵贯华夏的文化县邑,一个声名远播的遗址故里。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山西考古工作者就多次在这里发掘,发现有西周、春秋、战国以及汉代等不同时期的古墓,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随葬品。1989年,一件造型精巧的青铜器再次引起了山西考古人员的注意。
 
山西考古专家根据其形象的外观给它命名——刖人守囿六轮挽车。
 
这究竟是一件怎样的器物?它的发掘价值何在?历经两千多年的涤荡,它又传递着怎样的艺术气息,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迷踪?
 
之一 闻喜惊现青铜孤品 寂寞沉睡两千余年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东行到达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东南),经过左邑(今山西闻喜县)的桐乡(原在左邑县中),闻南越大捷,便将此地改为“闻喜”。殊不知,日后,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山西历史文化县邑就此欣欣然起来。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运城盆地北部。
 
1989年,在该县上郭村的某片墓地,一件造型奇特的六轮小铜车引起了山西省考古专家张崇宁的注意。
 
小铜车出土时底部朝上,车门、车盖均已锈死,刚清理出这件器物时,只是感觉“它太奇怪了”。
 
这个墓地就处在上郭村北口。按照惯例,这里出土了什么东西村民们都知道,但清理到这座墓葬底部的那天,恰巧也是当地赶集的日子,村民们都去了县里。空空荡荡的考古工地上,除了张崇宁,只剩下两个技工和两个民工。
 
张崇宁想,幸好大家都赶集去了,否则他们会蜂拥而至的,还好这件文物出土时知道的人并不多。
 
意料之外的欣喜远远胜于他们身体的疲惫。
 
这是一件精美别致的青铜器物。经过考古人员的仔细测量,测出这辆青铜小车通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有两大、四小共六个轮子组成。由于其造型的小巧,放在手掌就可以单手托起,不仅能挽环牵引,还能手推转动。
 
除六个车轮外,车厢两扇顶盖都可以开启。盖顶上,嵌有一只顽劣调皮的猴子,提起猴身,便可打开厢盖。
 
然而,单是这样一件小型的器物,就装饰了猴、虎、鸟等14个立体动物形象。眼前这个阵容庞大的家族,好似一处域养动物的囿苑,有振翅欲飞的小鸟、俯卧休憩的老虎、顾左盼右的熊罴……
 
考古人员介绍,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形象构件,美观之余,大多还能够自由转动,不论铸造工艺还是机械制造水平,都堪称西周时期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几只圆眼尖喙的小鸟,可以说是整件器物上颇具特色的一个形象!”一位考古人员说。
 
它究竟有什么奇特之处,令考古专家都啧啧称奇?
 
细心的考古人员在给器件修复的过程中,获取了一个重要发现。原来,在鸟身内部设有一个可以转动的顶针装置,只要用嘴一吹,这几只小鸟就能飞舞曼妙般旋转起来。
 
但是,一个简易的顶针装置就能使其自由转动?前思后想,实在琢磨不通。大家猜测,也许其中还运用了其他原理。
 
随着考古人员的再度好奇,“探秘”工作继续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研究,新的发现终于浮出水面。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