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杨明斋:“忠厚长者”牵线建党

2011-05-27 11:33
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瑞锋
作为共产国际工作组成员,他陪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联系“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并在上海跟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组建华俄通

 


杨明斋


  1882年3月出生的这名俄共党员,加入共产党时比陈独秀还早。

  作为共产国际工作组成员,他陪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联系“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并在上海跟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组建华俄通讯社和外国语学社,为建党作了必要的舆论准备。

  这个人就是“忠厚长者”杨明斋,他曾在中共建党前牵线搭桥,成为中共“元老级”人物,冤死他乡,最后获得平反。

  穷人

  两次回家只谈共产党

  他始终是个穷人。

  1882年3月,杨明斋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三岁丧母,7岁入私塾,15岁时读完四书五经,成为山东平度马戈庄的一名学问人。因家道中落,16岁的杨明斋辍学务农。

  本想读书的杨明斋,经常感叹“人不逢时,心愿难从”。

  18岁时,娶妻生子,妻子不久病逝,性格本来开朗的杨明斋,变得孤僻起来。常独自在村西胶莱河岸上踱步:“路在哪里?”

  “死逼梁山上关东,走投无路下崴子(海参崴)”。陷入困境的杨明斋于1901年3月开始闯关东。一路忍饥挨饿,途中没有了盘缠路费。无奈之下,杨明斋只能在哈尔滨推黄土打工赚钱,半个月才赚到了所需盘缠,一个月后终于到达海参崴。

  平度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刘玉正认为,胶莱河是胶东半岛通往内陆和出海的重要通道,马戈庄成为商客歇息的重要驿站,杨明斋闻多识广,促使他到外界闯荡。

  家人原本期望杨明斋赚钱回家置地买房娶妻,然而没想到他回家时仍是一贫如洗。1913年,31岁的杨明斋第一次回老家,很多人以为他闯关东赚了大钱,没想到他告诉亲友他在海参崴也是苦力。

  第二次回家探亲时,杨明斋除了换了一身行头,其他依旧如故。

  1920年,头戴白色圆顶高帽,身着“格松目克”外套,下穿马裤,西服革履。这样的装束,在当时已算时尚。可是谁能知道,杨明斋因家中炕上人多,只能睡在地上。

  不过,杨明斋的兴趣不在赚钱上面,继母劝他留钱置地盖房娶妻,他却回答说:“置什么地,能有碗黏粥喝就行了”,娶妻“不急”。

  杨明斋的后人回忆,两次回家时,他总谈共产党的事,说俄国有个列宁,穷人翻身了,中国要是走这样的路,就会好了。

  由于杨明斋老是谈论共产党的事情,做生意的堂弟与他总谈不到一块。

  长者

  年届不惑参与中共建党

  如果知道杨明斋早就加入了俄共,也就明白了他张口闭口只谈共产党的原因。

  中国石油大学党史教授余世诚介绍,到达海参崴后,杨明斋秘密接触了布尔什维克,并在“十月革命”前成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杨是已知最早加入的中国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俄国共产党注意到中国出现的情况,共产国际派出工作组,到中国开展工作。曾经与维经斯基并肩战斗过的杨明斋,作为工作组成员,身兼翻译、参谋、向导,回国协助建党等事宜。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