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少年郭沫若遭“五牛崩尸” 谈笑间剪校长辫子

2011-03-29 09:22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郭沫若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是在一个从旧学到新学转换途中开始的。用他的话说,当时的中国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制度转换的时代,对一个孩子来说影响最大,他们最能直接感受到的

 


郭沫若
 

  负笈东瀛--郭沫若的留学之路


  少年郭开贞痛遭“五牛崩尸”


  主讲人:蔡震(郭沫若研究会会长)地点:首都图书馆


  要了解郭沫若的一生,他这段留学经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他为什么会走上留学的道路呢?


  郭沫若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是在一个从旧学到新学转换途中开始的。用他的话说,当时的中国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制度转换的时代,对一个孩子来说影响最大,他们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郭沫若那时候叫郭开贞。


  他四岁半入家塾,从读三字经开始发蒙,之后读四书五经。这种情况到“庚子事变”后,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政府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过去靠写八股文选的官吏很多只是书虫。于是1902年清廷正式废除了科举取士的制度,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这样一来,在郭家的家塾里面也开始读像《地球韵言》、《史鉴节要》这些具有启蒙性、又比较通俗易懂的书籍。郭开贞在圣贤书之外,知道了还有数学、物理、地理这样的知识学问。当时在墙上挂了一幅东亚地区的地图。郭开贞知道了,在四川之外,在中国之外还有那样广阔的世界。1906年春,郭开贞考入了设在乐山县的高等小学堂,学校中旧学变新学,不是一日就可以做成的。所以学校虽然是新式教育,但是教书先生还是旧人,课程的内容也是贫旧不堪。原来教授古文的老师现在兼教数学,可是连简单的加减法都算错。体育老师只会几招日本的徒手操,这样的教学当然满足不了郭开贞求知的欲望。


  县太爷颁发小学毕业证


  1907年,郭开贞以第三名的成绩从高等小学堂毕业,毕业证书还是县太爷亲自颁发的,因为这是乐山县第一批高小毕业生。9月份,郭开贞升入了嘉定府官立中学堂,由于处在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过渡中,中学比小学情况好不到哪儿去。比如地理老师给学生讲,日本在中国的南边,朝鲜在日本的东边,然后就像风水先生那样讲“五行八卦,辨方正位”。教日语的老师用了两个学期的时间也没有教会学生50音图。


  学堂里面既然不能够满足学子们渴求新知识的愿望,他们就把精力发泄到课堂之外。学生们在校园里面闹风潮,到校外惹是非。嘉定城里有不少会馆,会馆隔三差五地就会有戏上演,每场戏总有搅场的学生们。以郭开贞当时那样一种躁动的心境,就生出了去海外留学的念头。而且当时国内的学界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赴海外留学已经成为一种蔓延之势。能到欧美留学,成了郭开贞最大的憧憬。西洋不行的话去东洋也好,因为他大哥郭开文早在前几年已经去日本留学了,五哥在成都武备学堂毕业后也被派往日本实习。他后来写到,景仰欧美、景仰日本、景仰京沪、景仰成都,就跟五牛崩尸一样,少年的心受着四方的牵引,一刻也没有宁静过。
 

  谈笑间剪掉校长辫子


  在中学堂就读的第二年,郭开贞因为反对当时的一个学监的蛮横专制,同时又不满学校对学生和当地驻军在戏场发生冲突一事的处理,就带头抵制上课,结果被学校斥退。尽管如此,郭开贞并没有沮丧,他还觉得有一点摆脱了拘束般的得意,觉得可以去成都继续上学,说不定还可以出省!于是在1910年的春天,郭开贞插班考入了成都的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这所中学堂是当时成都的名校,郭开贞以为这里的新学应该比地方府县上的丰富精彩,可是一上课他就发现,老师上课时,把答案都告诉学生,不让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简直是误人子弟。不久,郭开贞又感受到整个成都的学界有一种污浊的空气,当时的成都无论官立私立的中学堂,可以拿钱买到文凭。拿着文凭就可以到官场里去混,也可以投考高等学堂,乃至于取得去海外留学的资格。郭开贞就亲眼看到很多跟他年龄相当的少年,穿梭在高等学堂中,这让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大受打击。
 

  转过年来就是辛亥年,1911年大清帝国土崩瓦解,而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四川的“保路运动”。郭开贞在成都目睹,并且亲身体验到了这场“保路运动”所激起的巨大风潮,他和同学们是怀着欢喜雀跃的心情注视着这场革命,在四川革命党人宣布独立的前一天,郭开贞和同学们急不可待地把辫子剪了,然后拿上剪子去那些怕事的学生和老先生头上闹革命。他们四五个人把那个校长围住,谈笑之间把那个校长的辫子剪掉了。当时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大家把辫子一剪,黄龙大旗一换,中国便立即可以成为醒狮,可以一跃成为世界上一等强国,还可以把侵略中国的英、美、日、德等八国当成一锅汤圆煮了,一口吞下去。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