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辉煌当代 >

汶川地震一周年祭: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

2009-05-12 09:4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任仲平
马上就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间了,中国人民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时会再次回顾汶川地震的惨痛情形,牢记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巨大伤害。

去年今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让八万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千万个温暖的家庭永失至爱。深创巨痛,撕扯着13亿同胞的心灵。

“用一束朝阳,点燃祝福的烛光;用一缕白云,写满回忆的诗行;用一朵鲜花,盛开不尽的思念;用一声鸟啼,敲出祭奠的钟响……”

365个日日夜夜过去,汶川依然是中华民族伤痛之所在,灾区依然是亿万国人情思之所系。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举国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年,灾区不曾停步,中国奋力前行。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依然在中国大地光大延绵。

整整一年了。

那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信念,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相对于“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生死驰援,相比于三分钟震后巨大的情感震撼和众志成城,这一年来,日复一日的重建家园之路无疑更加复杂更加繁巨。当我们擦干泪水走向未来,所面临的是更多挑战和困难。

大地震留给我们一连串冰冷的数字:400多万伤病员需要救治,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灾,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波及4600万百姓。

国际舆论惊叹: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相当于西班牙的整个国土,受灾人口“比北欧五国人口总和还多”,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元。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大复杂,在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

巨大的伤亡与破坏,也危及着灾区人民的精神家园与文化传统。文化重建与精神重建,这个对国人来说陌生而沉重的任务,我们能否扛得起来?当天灾震碎无数家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望?日子怎样进行,血脉如何延续,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继续绽放?

翻开中国灾难史,大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纵览世界救灾史,乱象频生的,往往集中于灾后这一年。疫病蔓延、治安混乱、资源浪费、重建缓慢……这一切会不会在中国重演?

大地震一年后,中国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大地震没有击垮中国人民。如同一家英国媒体所言,震灾造成了伤痕,“但我们也看到了忍耐、尊严、勇气和爱”。在这永载史册的沉重苦难中,大勇与大爱,让中华民族挺直不屈的脊梁。

汶川大地震之后,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更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悲痛中的中国,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震后不到三个月,数百万户住房损毁家庭的过渡安置,基本完成;寒风蚀骨之际,中华大地掀起“暖冬行动”,四面八方踊跃捐助的棉被棉衣,带着全国人民的体温,温暖着每一幢板房; 春天来了,越来越多的受灾百姓离开板房,搬进新居;越来越多的遗属重组家庭,用坚强的微笑迎接新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帐篷学校”,走进全国各地援建的新校舍;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最平凡的处境里,诠释生命的意义,寻找生活的出路……

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短短的一年,灾区沿着这三个维度,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倾覆的家园。

如果说突如其来的灾难最能考验一个国家的意志,那么漫长艰辛的重建则最能测试一个民族的坚忍。那些废墟上升腾的希望,灾难中萌生的力量,让人在毁灭中见证复生,在痛苦中感受坚强。

岷江之畔,滔滔江水奔腾而过,巴蜀之地,精神永存,魂魄犹在,文脉不绝。

是什么支撑一个民族在灾难中不断创造感动世界的奇迹?是什么让“世界猛然发现了一个在危难时刻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中国”?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